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8089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爱游戏注册

爱游戏资讯

爱游戏APP

0898-08980898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dmin@youweb.com

公司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游戏资讯 > 公司动态

如果没有莱特兄弟,人类是否还会发明飞机?如果能,大概是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2023-04-05 19:23:34

完全没想到突然间我很久之前提的问题有了这么高的关注,其实我更想问第二个。一个东西,没出现之前我们不能断定它就一定会出现。万一人类最终选择了以热气球的方式去进行空中移动,那么长足发展的还会是飞机么?万一是空艇呢?当然在当时的技术下可能飞机更符合出现的情况。而这个问题的初衷是更想知道人类选择了飞机的契机是什么,以及飞机出现的必然性的原因。当然可能与当时思考不足有关,问题有些偏颇,请见谅

绝大多数科技的出现都是在相关技术铺垫都已经出现的时候才会自然发生。也就是说,东西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技术环境已经就位了的。这样的话,自然会有很多人在同时研发一种东西了~而那些只有一家发明出来其他国家很多年都无法复现的发明,反而是非常少的。如果注意下这些发明的历史轨迹,几乎都会发现存在很多平行进行的项目。无论是否公开,都会进行着或明或暗的竞争。而谁先研发出来,或者,谁打赢了专利官司,谁就会是名垂青史的发明者。

无线电如此,汽车如此,核能如此。飞机,自然也是如此。

飞机的出现,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和工程学积累。只要有初步的空气动力学概念、足够支撑机翼的材料及初步的结构力学能力、高功率密度的动力来源和初步的飞行力学能力就可以了。而在19世纪,这些问题都被一个一个的解决了。

早在达芬奇的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重于空气的飞行需要提供气动升力和推力才可以实现。而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的,文艺复兴后的物理学家们也开始逐渐对空气动力学有了足够的研究。

达芬奇的时代,人们还在幻想如伊卡洛斯一般用人力飞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发动机的出现,使人们有了挑战天空的动力来源。自然,在最早期,飞行的尝试都是使用当世最强的往复式蒸汽机(steam engine)。但蒸汽机的固有缺点使它无法在重量与功率之间达到飞机所需要的水平,所以所有载人的蒸汽机的飞机尝试都失败了(无人机倒有一个成功的例子)。之后的斯特林引擎也是同理。

*1848年的Aerial steam carriage应该是早期里最接近成功的蒸汽飞机尝试了。毕竟他有一个大比例模型被实际制造了出来,并且成功离地了很小很小一点距离。但这个设计终究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作为一架1.4吨的飞机,它的发动机功率只有可怜的37kw。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好的气动设计才能让飞机飞行。而且她46米的翼展相对于那个时代的材料水平也实在是太脆弱了点。

但,1883年戴姆勒发明了汽油机(恩,就是奔驰的那个戴姆勒)。汽油机的功率密度比蒸汽机高到不知哪去了。虽然他是为了汽车而发明的,但是用在飞机上也是刚刚好~于是,飞机的动力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十九世纪时,人类已经不会仅仅像古代一样把一大堆材料推成一个实心体来建造东西。桥梁、建筑上,都出现了大量的桁架结构。这就意味着可以用很少量也很轻的材料建造出足够结实的结构来。对于飞机这样需要造得很轻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而19世纪末铝进入了工业生产以后,如何建造飞机的问题也解决了。

早期人们对于飞行的理解大约只停留在鸟类的翅膀上。于是以为给什么东西装上个翅膀就可以飞起来。这样当然是不行的。因为维持飞行和操纵,还需要类似鸟类尾巴的部件,也就是尾翼和操纵面才行。19世纪时人们意识到需要些东西为飞机在空中配平,于是那以后的飞机逐渐开始出现了尾翼。但因为对飞行力学的一无所知,当时的尾翼大多面积很小,尾力臂也非常短,难以构成较好的安定性。更糟的是,大多数飞机都没有垂直尾翼。

*1868年法国的Albatros II。可以注意到它尾部细小的水平尾翼,以及并没有垂直尾翼。

当然,很快就有人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在无数试验之后,初具雏形的尾翼构型在19世纪中期出现,并且,飞机的尾力臂已经逐渐提升到了合理的范围内。到了19世纪末期,气动和飞行力学上的进展已经使有动力的飞机出现成为可能了。

*上图是一架1871年的法国动力滑翔机模型。如图所见可以看出来该机已经有了现代常规布局飞机的所有特征。而下图则是美国航空先驱兰利(Samuel Langley)的飞机场号(Aerodrome)。他采取了即使现在仍然罕见的串列翼布局。但他却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重于空气航空器的持续动力飞行(虽然是无人的)。那时是1902年。第二年兰利尝试进行载人飞行时遇到故障失败。仅仅2个月后,莱特兄弟就成功了。

当然,这些飞机还有一个缺点是没有办法控制。所有飞行只是凭借着飞机自身的稳定性,并依靠发动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舵进行简单的控制--实际上当时的飞机设计者并不相信飞行员在飞行时有精力能控制3个自由度的运动。因此这些飞机都不具有实际的意义。而解决了这问题的,就会成为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

莱特兄弟是较早注意到当时的飞机方案都缺少操纵面的人。他们相信凭借当时飞机的稳定性,没法进行长时间的飞行。故此需要高效的控制面来实时对飞机的姿态进行控制。莱特兄弟在当时的航空研究者中算入行比较晚的人,但取得的进步却很快。1899年时,莱特兄弟想到了使用翘曲机翼的方法实现对飞机的控制--也就是通过控制索拉动机翼或水平尾翼的末端,使之变形的方式改变升力,从而改变飞机的姿态。这样一来就解决掉如何控制飞机的问题了。

*1899年莱特兄弟用于试验翘曲机翼所做的一个双翼风筝。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机翼的末端可以被操纵索拉动从而改变形状。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机翼的升力来控制飞机。

为了验证自己的控制系统,莱特兄弟制造了几架滑翔机,进行了大约2年的试飞,将飞机的控制特点摸得非常清楚之后才开始制造第一架带有动力的飞机的。实际上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基本就是在他们的滑翔机上装上了发动机的产品。

但莱特兄弟并不是唯一一个想到翘曲机翼的人。在相同的时代,还有另一人也想到了类似的点子。他是巴西人阿尔伯托·桑托斯·杜蒙(Alberto Santos-Dumont)。


作为生活在法国的巴西人,杜蒙一直也在潜心研究飞机设计。实际上杜蒙在当时的航空圈里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呢。杜蒙早期是飞艇的设计者,并且有过几个成功的型号,销量还不错。而且他设计的飞艇还得过几个航空竞赛的大奖。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也开始研发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和莱特兄弟一贯的低调不同,杜蒙作为名人,整个研发过程非常高调。除了具体的技术实现被高度保密以外,他的飞机--14.bis一直暴露在镁光灯下。由于杜蒙具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实力,当时很多人--尤其是欧洲人--相信杜蒙更有可能率先造出可用的飞机。

*腾空而起的14.bis。巴黎,1906年。背后的是杜蒙的软式飞艇。需要说明的是,照片中的14.bis并不是完全依靠自身的升力进行飞行,而是依靠上面的杜蒙14型飞艇艇囊提供了一部分额外的升力。而这也正是14.bis名称的由来。

巧的是,杜蒙的飞机很多地方与莱特兄弟的想法一致。比如他们都选择了鸭式布局,并且采取了翘曲机翼的方式实现对飞机的控制。不过也许是因为飞艇业务让杜蒙分了很多心,总之14.bis的进展一直不很快,拖拖拉拉的进行着。尤其是大洋彼岸,当时公认的杜蒙竞争对手兰利在1903年连续试飞失败之后。

而就在杜蒙还在拖拉的时候,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在可怜的5个人注视下,悄无声息的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飞行。之后莱特兄弟一直在当地悄悄试飞,却一直没有引起关注。

1906年,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欧洲。虽然当时主流媒体认为莱特兄弟不过是两个骗子,这消息倒是刺激到了杜蒙。于是14.bis的研发被加快。1906年9月7日,14.bis也飞上天空。和莱特兄弟不同,14.bis的飞行同样是被镁光灯围观的。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相比之下,莱特兄弟还正在对拿他们是骗子的美国军方苦苦推销。直到1908年,莱特的飞机在美国和欧洲都进了飞行表演后,他们的成果才得到认可。

而且,因为一些技术原因(莱特兄弟的飞机没有起落架需要一个滑车辅助起飞),以及莱特兄弟在1906年前过度的保密,使人们一度对究竟是莱特还是杜蒙发明了飞机有了争议。当然,如今除了巴西以外,已经没什么人还认为杜蒙是飞机的发明人了。

当然你以为只有这三个人当时最接近成功就错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人:格伦·寇蒂斯(Glenn Curtiss)。


和杜蒙一样,寇蒂斯原本也是航空业人士。不同的是寇蒂斯的公司原本是生产飞艇和摩托车发动机的。后来,寇蒂斯作为贝尔(恩,就是发明电话的那个贝尔)的承包商开始研制飞机--因为当时贝尔要为加拿大军队提供一种作为侦查的大型载人风筝,而飞机是这个设计失败时的备选方案。

寇蒂斯也算是个比较天才的人了。在当时几乎四处都在研制飞机的环境下,仍然能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了自己的飞机--June Bug。和莱特与杜蒙的飞机不同的是,June Bug采取了常规布局。并且,她采取了活动舵面而不是翘曲机翼的方式来控制飞机。比起翘曲机翼,活动舵面更适合由坚固材料制造的飞机,并且维护性更好。至今绝大部分飞机都在使用寇蒂斯的设计。

*June Bug

寇蒂斯的June Bug出现得已经较晚了--他是在1908年才完成了试飞。不过这以后,现代飞机该有的要素都已经补全,这以后后来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以后,飞机时代真正到来了。

所以如果莱特兄弟失败了,杜蒙也会在1906年完成人类的第一次飞行。而就算是杜蒙的拖延症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寇蒂斯也会在1908年把他们该做的事情都会做完。就算没有莱特兄弟,人类在5年内也会进入飞机时代。

因为能让人类飞行的东西,都已经有了啊~

PS:关于这几个人的结局。杜蒙后来的飞机生意并不好。由于他在最后放弃了飞机的专利并开放自己的技术,导致后来人把他的市场挤垮。于是他在1928年回到了巴西。1932年死在当地。

莱特兄弟和寇蒂斯因为翘曲机翼和活动舵面的问题打了几年的专利战。而美国政府为了调和两家公司的矛盾,创造出了专利池的概念在两家公司里共享专利。一战以后,三人握手言和,他们的公司合并为寇蒂斯-莱特公司。后来最有名的产品是P-40战斗机和X-19试验机。现在寇蒂斯-莱特主要生产各种航材并仍是美国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而她们的飞机设计部门现在属于波音防务,在脱离寇蒂斯莱特之后最伟大的产品是航天飞机轨道器和GPS。

话说莱特兄弟并不是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就像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电灯泡的人,如果没有他们,我想世界也不会怎样,就如现在,谁又知道谁会改变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没有如果,也没有错过,只有恰恰好。

我想起了王晋康里小说的一句话

个人拥有自由意志,而人类没有

莱特兄弟不发明,之后会有人发明的

下面为剧透

















那篇小说叫做 《一生的故事》

讲的是人类发明了AI后接管了人类的生活,未来的人类有几个人不想被AI接管,就回到过去要杀掉原来的发明人,可最后AI仍然被发明,历史仍未被改变

人类就整体而言并无自由意志。我们得沿着‘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或者说上帝所划定的路前行。所谓‘人类的自由意志’只是一个完美的骗局。

我是比较赞同这个小说里的观点的。

毕竟,人类发现万有引力是迟早的事情;人类可能不知道相对论,而在研究弦论后得到了相对论。

历史大潮所趋

没有莱特兄弟,飞机可能会晚一点问世,但也晚不了几年,当时并非只有他俩在研究飞机,也并非只有他俩才肯豁出命来做实验。

事实上,早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 9 年前。

就已经有人「设想」出了,与现代飞机的结构,几乎无异的「单翼机」。

甚至,人类能发射火箭,也全靠「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他。

这个男人名字太长,我们先叫他大聪明。

他出生在 19 世纪的俄罗斯。

大聪明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超强的记忆力,能够轻松记住各种公式和定理,喜欢钻研一些复杂的问题。

但不幸很快来临。

9 岁那年,大聪明患上了猩红热,最终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

第二年,母亲去世。

从此,他的命运彻底改变。

双耳失聪后,大聪明被迫辍学,他爸在家给他辅导。

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最悲伤的一段时间。

从此以后,大聪明再也没正经上过一天学,他的学历永远停留在了小学三年级。

在无声的世界里,大聪明喜欢一个人发呆,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探索星空的奥秘。

16 岁时,他来到莫斯科求学。

当然,没有一所大学肯收这个连小学文凭都没有的聋子。

在莫斯科的 3 年,他每天在图书馆自习,自学了所有高中课程,甚至学完了大一大二的课程。

他寄住在一户好心的穷人家里,靠着父亲每月寄来的十几个卢布过活。

但这点钱连伙食费都不够,他还要挤出钱来买书、买实验设备,两三天吃不上饭都是常事。

他爸有个熟人在莫斯科,一次正好碰到大聪明。

震惊地发现:他已经饿到脱了形,几乎认不出来。

求学中,大聪明逐渐对航空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经常去大学旁听这方面的课,还喜欢当场对教授提出质疑。

同学们都不敢相信,这家伙只上过三年学,所有知识都是自学的。

就在大学里,大聪明遇到了和他一样痴迷航空学的好基友:丧彪。

谁能想到,这所普普通通的大学,竟同时培养出了大聪明和丧彪两位卧龙凤雏!

有一天,大聪明激动不已地对丧彪说:

「我相信,这个时代会有许多神奇的发明,很快天空中就会出现人造的鸟!也许将来在天上飞的就是你我呢!」

丧彪却说:

「现实一点吧,你说的那种机器,还等着人发明出来呢!」

大聪明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来发明。」

丧彪看了他一眼,面带讥讽地说:

「行啊你,美国、德国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小子就能轻而易举地搞定?」

大聪明坚定地说:

「没错,我就是要成为实现突破的那个人。」

丧彪却说:

「嗐,突破了又有啥用呢?如果真一夜成名了,能靠它赚到钱才好啊!」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不欢而散。

虽然大聪明满腹才华,但他没有正规文凭,在大城市莫斯科找不到工作,只能到莫斯科西南的一个小县城里当中学老师。

这个老师的名额,还是他父亲到处托关系求来的。

这一教,就是 30 年。

大聪明已经把教育小卡拉咪,当作自己的使命。

他经常会讲一些别的老师不讲的内容。

比如宇宙、太空、星际航行。

还会在课堂上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为了给同学们讲解气球升空的原理,大聪明用纸做了一个热气球,在底下用蜡烛加热。

小卡拉咪们望着气球缓缓升空,憧憬着自己有一天也能驾着航空器环游世界。

刚当老师的时候,大聪明买不起房,只能租住在当地牧师的家中。

没想,大聪明对房东女儿小美一见钟情,小美对他也是很有好感。

1880 年夏天,大聪明向小美求婚。

两个月后,他们在当地教堂低调举行婚礼。

小美没有置办嫁妆,婚礼也是一切从简,但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人却毫不在意。

婚后,小美生下两儿一女,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岁月静好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可是大聪明那聪明的大脑,却从来不肯停止思考。

他在家里的书房搭了一个实验室,一边教书,一边做研究。

23 岁的大聪明写出了第一篇论文《气体理论》,投稿给彼得堡的物理和化学学会。

这篇论文到了门捷列夫的手中,他惊讶地发现,论文的推导过程和结论完全正确。

但唯一的问题是,这篇论文提出的理论早在 25 年前就被发现了!

原来,大聪明和学术圈长期脱节,干了「重新发明轮子」的事。

但是大聪明并没有气馁,他把目光投向了太空,用简易的望远镜观测月球、火星。

大聪明的大儿子经常在夜里偷偷溜进书房,父子两人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他把观测结果结合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一篇又一篇论文:

「如果在月球上扔出一个球,它会缓慢地弹起来,就像扔在水里一样。

球落到月球表面,激起的尘土会在空中一连漂浮几天。

月球上没有风,没有声音,也没有植被,只有嶙峋的山脉,山顶没有白雪覆盖。

受强劲的太阳风影响,月球表面的水分,很可能已蒸发殆尽。

月球上也没有大气,因此不同于地球,那里的昼夜温差极大。

也因为没有大气,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

不过,我们可以在月球表面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由于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和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区域,极少受到阻碍,所以月球上的发电站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能,服务于人类。」

「火星表面有清晰的几何图案,如果火星上有智慧生物存在,这是否就是它们向人类发出的信号?

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的空旷地带,放置边长 1 公里的正方形白色挡板,由一块块整齐排列的白色小方格组成。

这些挡板会反射阳光,在火星上看会非常醒目。

通过翻转每一块小挡板,人类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存在,还可能借此传递信息,与火星上的生命对话。」

今天,翻开任何一本关于太空的科普书,都会告诉你月球上没有大气、火星表面的图案是古老河道的遗迹。

但在 100 多年前,这些话无异于天方夜谭。

别忘了,在大聪明仰望星空的那一年,中国还是清朝。

虽然没人相信大聪明说的这些疯话,可他已经在思考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

要想冲出地球,到外太空寻找智慧生物,必须先有宇宙飞船。

可在当时,人们连离开地球表面都做不到。

交通工具只有轮船、火车,连汽车都没普及。

于是,大聪明决定,自己设计一架能脱离地面、远距离翱翔的机器。

今天的我们把这种机器叫作:

飞机。

这架飞行器使用全金属材料制成,机身呈完美的流线型,两侧装有巨大的弧形机翼。

机头装了两个燃气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旋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这样角动量正好抵消,不会给机身带来转动的扭矩。

尾部装有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分别控制上下/左右转向。

机身底部装有 4 个轮子,方便起降滑行。

在机翼的下方、机身两侧,装有一排圆形的舷窗,乘客可以透过窗户俯瞰大地。

大聪明把它叫作「单翼机」。

在今天看来,这与现代飞机的结构几乎无异,甚至颜值更高。

下图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大聪明的飞机是全金属构造,流线型机身。

莱特兄弟的飞机是木制的,主体结构就是两块长方形木板,用支架加固,看上去像个风筝。

引擎是汽车上拆下来的一台 12 匹马力的四缸汽油发动机,靠两根类似自行车链子的传动条带动左右两个螺旋浆。

流线型机身?不存在的,你看我有机身吗?

大聪明把控制飞机方向的水平舵和垂直舵都放在了机尾。

莱特兄弟把水平舵放在了前方,垂直舵放在后方。

没错,你看到的两块小号水平木板,其实是飞机的头部——如果这货有头部的话。

大聪明的飞机是全封闭的,至少能坐 10 个人。

莱特兄弟的飞机是敞篷的,最多只能坐 1 个驾驶员——其实这个驾驶员连座位都没有,他只能趴在下方那块木板上操纵飞机。

大聪明的飞机有 4 个轮子,莱特兄弟的飞机根本没有轮子,起飞时就是两根杆子按在地上狠狠地摩擦。

大聪明的飞机最高时速 128 公里,可以持续飞行 4 小时,飞行距离超过 5 公里,高度 850 米。

莱特兄弟的飞机最高时速 64 公里,飞行时间 15 分钟,距离 260 米,高度 150 米。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大聪明的飞机都远胜莱特兄弟。

最关键的是,他发明飞机的时间,比莱特兄弟早了整整 9 年。

等等——不对啊,既然大聪明这么厉害,那为什么现在人人都说第一个发明飞机的是莱特兄弟?

因为,莱特兄弟的飞机虽然简陋,但他们真的把它造了出来,真的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架敞篷飞机开上了天。

而大聪明的飞机,是设想,是图纸,是模型,但就是没造出实物。

想来也不奇怪:莱特兄弟造第一架飞机花了 1000 美金,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 7 万美金或 50 万人民币。

而大聪明工资微薄,每天还要去学校上班养家糊口,只能在业余时间搞搞发明,最终停留在纸上谈兵。

几十年后,莱特兄弟的双翼机被彻底淘汰,大聪明的单翼机架构成为标配。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说,大聪明独具慧眼,他的设计超越了时代。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莱特兄弟的飞机的确不是最完美的,却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容易实现的

在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 12 年后,单翼机才第一次实现升空。

莱特兄弟造的其实不是飞机,而是现代飞机的前身,一个用来验证技术可行性市场价值「最小可用产品」

莱特兄弟也没有从头开始发明飞机上的每一个零件,而是把当时可用的技术组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独创的一套飞行控制系统,先跑起来,再慢慢改进。

这种敢于舍弃一切细节、利用一切资源、直奔目标的闯劲,同样令人钦佩。

莱特兄弟俩能从自行车修理工起步,一路逆袭成飞机发明家,绝非偶然。

大聪明自己也明白,他的单翼机尽管设计先进,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未必造得出来。

所以,他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另一个项目中:

飞艇。

我们也许很难想象,在没有飞机的 100 多年前,天空中曾经漂浮着许多巨大的飞行器。

如果不是飞机异军突起,我们现在可能就会坐着飞艇旅行了。

不过,它们早已消失殆尽,我们现在只能从影视作品中看到飞艇的身影。

《天空之城》里的巨型飞艇歌利亚号
《天空之城》里的巨型飞艇歌利亚号

当年的飞艇还很原始,几乎就是大号氢气球,叫「软式飞艇」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氢气球能长时间「浮」在大气层中,就像一块木头浮在水面上一样。

如果把这个大号气球做成流线型,下面挂个载人舱,尾部装上螺旋桨,就可以在空中航行了,时速可达 100 多公里。

飞艇虽然原理简单,容易实现,但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氢气是高度易燃物,掺点氧气那可是碰上火星子就着,而飞艇免不了遇上静电、发动机故障,甚至是雷击。

上升到高空时,大气压降低,导致飞艇体积膨胀,橡胶会变薄甚至胀破。

还有,飞艇的体积过于庞大,载几十人的飞艇,就像一艘空中的泰坦尼克号。

这样的庞然大物降落到地面上,要把气放完才能收进机库,非常折腾。

而大聪明设计的飞艇,是全金属材料制成,在内部使用金属管加热空气产生浮力。

当热空气膨胀时,飞艇会像卷帘门一样拉伸。

这个飞艇虽然体积同样巨大,接近 5000 立方米,但前后上下都能自动折叠收缩,着陆后可以像变形金刚那样摇身一变,直接进机库。

这种「硬式飞艇」没有氢气爆炸的危险,也没有气压变化橡胶膨胀的问题,还不占地方,都不需要为它建造专门的机库或停放站。

和「软式飞艇」相比,简直就是独木舟和铁甲舰的差距。

按照大聪明的设想,硬式飞艇普及之后,可以在世界各地开辟航线,组建起跨越全球的民航线路网,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环游世界。

大聪明想办法在学校调到了一个教学任务不那么繁重的岗位,这样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飞艇的设计。

他还向物理化学学会提交了申请,希望获得 300 卢布的经费(相当于今天的 5~6 万人民币)用来建造原型机。

这个项目,他势在必得。

物理化学学会有专门的科研基金,每年会赞助形形色色的项目。

他们看到大聪明的设计图和计算草稿,一边为他的天才设想所震惊,一边也忍不住怀疑:区区一个乡村中学老师,真能单枪匹马把这么大的项目做出来吗?不会又是来骗经费的吧?

于是,他们决定请大聪明到总部来一趟,当面验验他的成色。

大聪明当即带上所有资料,激动万分地赶到圣彼得堡。

在学会里,他无意中遇到一个老朋友——原来学会现在的航天部主任,就是自己当年大学时代的好基友,丧彪!缘分哪!大聪明一直苦于知音难觅,没人理解他的才华和理想。

现在好了,有老同学帮自己背书,这项目可不就十拿九稳了嘛!

可他万万没想到。

现在的丧彪,已经不是当年的丧彪了。

不,更准确地说。

现在的丧彪,才是真正的丧彪——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站首页 | 关于爱游戏体育| 爱游戏注册| 爱游戏资讯| 爱游戏优势| 爱游戏平台| 爱游戏登录| 爱游戏APP| 爱游戏代理|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爱游戏体育-爱游戏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琼ICP备x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