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0898-08980898
pc首页幻灯2 pc首页幻灯1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爱游戏注册

爱游戏资讯

爱游戏APP

0898-08980898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

邮箱:admin@youweb.com

行业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游戏资讯 > 行业新闻

PhD 在荷兰:虽然“自费”,但要有所“得”

更新时间:2023-08-29 12:38:09

又一个秋天!继续以“自费”博士生的身份在荷兰读/做博士学习/研究。每周都过得差不多,每周都重复着同样的行动。工作日的一个上午去给一户荷兰人家里收拾四个小时的卫生,就叫做“海外”的家政服务吧。周末的两天晚上,继续在我工作了两年多的餐厅上班。每次大概从晚上五点到十点钟,十点吃晚餐,然后再做一点收尾的工作,直到十点半或者有时再晚一点下班,当然,这样看似规律性的兼职工作是从来到荷兰后的第二年开始的。规律性的兼职工作间隙,有任何能够赚钱的机会当然也是不可以放过的,因为,自己打工赚的钱都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交比较昂贵的房租,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第一年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做了很多很多的尝试,同时,第一年的时候被一些当地华人餐厅剥削的辛酸史就可以暂时忽略掉了。也是从第二年开始,我的博士学习或者说研究才慢慢进入正轨。

今天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我在荷兰做兼职的故事,而是想和大家聊聊,荷兰的博士培养方式,或者说“欧洲”这边大部分国家的“为学校而工作”式的四年或者五年博士“培养”方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对于非雇佣的奖学金或者自费的博士生,是否友好,是否能够真的让大家“有所得?”我想以我,一名社会学学生(研究方向是健康社会学与性社会学)的切身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1. “自费”的开始

为何我会以“自费”的方式来到“荷兰”读博士呢?很多人都会问题这个问题,他们奇怪的是为什么人家读博士都“拿钱”,而你却要自己“赚钱”呢?可能熟悉荷兰博士体系的同学会有所了解,在荷兰,博士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雇员制博士、奖学金博士、自费博士。以被雇佣的方式申请荷兰大学的博士职位是最最困难的,其中涉及了好多的考量因素,因此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项目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首选,我也成为了2016年众多申请者之一。但是很遗憾,在结果公布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红榜,反倒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已淘汰”这三个字。但是通过询问教授得知,就算没有奖学金的支持也是可以在荷兰读博士的,因为没有“学费”,而且也可能会有一些打工赚钱的机会,再加上考虑到了攻读博士的第二年还会有一次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的可能性。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试一把,前往荷兰读博士。可能很多同学会好奇,为什么是荷兰呢?这就要说到我的研究兴趣以及当时暂定的选题了。我的研究兴趣是性社会学以及健康社会学研究,具体一点的话就是中国的“男男性行为群体”的艾滋病研究。当然,这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我在这里就不展开和大家分享我具体的探索点以及贡献点了。因为我的研究中涉及到了homosexuality,依照我当时的知识和理解,我认为选在在荷兰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一方面是被宣传的荷兰的“社会风气”,另外一个方面是,我觉得在荷兰一定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性社会学研究的资源以及研究网络。这边是我选择到荷兰攻读博士的初衷。

2. 开始自费

到了荷兰之后我发现,和我之前的设想完全不同。同时,也许是因为我的研究题目的缘故,在第二年的时候我又一次落榜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奖学金项目。我甚至又申请了一次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自费博士生奖学金项目,结果继续落榜被淘汰。尽管我没有质疑过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研究兴趣,但是我非常清楚明白,我的选题,至少是在博士阶段,没有机会能够接受到“国家”的资助了。那么可能大家会有所疑问,教授,或者说学校不会提供一些奖学金支持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是教授不会,然后院系也不会,因为没有任何针对博士生的奖学金项目。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荷兰博士就是“工作”,或者是由学校或者说由“课题”支付工资,或者是由第三方的奖学金来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工资”,再或者是自筹经费,自己想办法。所以我是没有可能从学校得到任何奖学金支持的。学校只是你“工作”的地方!所以,在来到荷兰的第二个星期,我便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一直到现在。当其他有工资或者奖学金的博士生可以在闲暇时间“享受”生活时,我必须去努力为了生活而打工,因为荷兰这边的租房以及其他生活成本真的比较高,因为如果不打工就意味着,我无法给自己一份坚实的保障,我无法顺利地完成博士。

尽管教授一再强调,我除了没有奖学金,一切都和其他的博士生没有差异,但是,差异还是存在的,至少,你是在自己做你的博士研究,除了教授,没有人可以讨论,因为你没有一个研究团队的支持。但是这一点我也能够克服,因为本身读博士就是孤苦的,就是需要久坐冷板凳。但是,荷兰的大学,至少是我所在的这所大学,令我觉得异常“孤苦。”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因素,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荷兰的博士培养/训练体系,是否过于务实,是否能够真的培养出来“扎实”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博士?也许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而言,培养的方式就存在着差别,所以我所谈到的仅仅是我作为一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生的感受,可能对于自然科学的学生不是很适用,在这里做一个说明。

3. 不匹配:在没有性社会学研究分支的院系做性研究

可能对于荷兰大学比较熟悉,或者进一步来讲,对于在荷兰做性与健康社会学比较熟悉的同学会了解,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性与性别研究是非常出色的。而且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学也是荷兰比较少数的兼顾质性与量性社会学研究的大学。我的硕士学习以及硕士论文是以质性社会学为基础的,但是来到我们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我发现几乎没有博士生做质性研究。可能有的话也仅仅在文化人类学系。对于社会学系,以及我所在的跨学科社会科学系来讲,90%以上的研究都是通过量性研究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学校的社会科学,特别偏向与“科学”式的经验研究,一切都要考定量的数据来表达。我的教授也特别以社会“科学家”自居,经常说我受到了很强的“人文学科”的熏陶。他总是认为,在荷兰,社会科学都要按照科学式的范式来操作。当然,对于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最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发现我们学院的心理学异常强大,特别是对于各类“行为”的研究,导致了我在写研究计划的时候险些被教授带到“行为科学”的思考与研究范式之中,而迷失了自己对于质性社会学的兴趣以及期待。最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我么学院,或者说在进入90年代以后,“性(sexuality)”研究就不再是我们整个大学以及学院/系的研究焦点,相比于阿姆斯特丹大学,我们院系几乎没有任何与性相关的学术支持,例如,课程,研讨会等等,也鲜见有博士生做这个“非主流”的研究。因此,我没有机会在院系去拓展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健康社会学而言也是如此。尽管我们研究组,包括我的教授在内有很多人都在做与健康有关的研究,但是他们的背景都是健康心理学与公共卫生,他们似乎只关注与健康或者任何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没有任何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撑。在我看来,我们整个学院的研究氛围,行为科学要远远盖过社会科学。那么我可以坐什么呢?除了与教授进行讨论以外,再就是阅读经典的书籍和文献,再就是报名参加其他大学,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暑期或者冬季课程。他们的性研究暑期学校特别的出色,同时,在冬季,他们还有一门与性和艾滋病相关的医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课程。也许大家会说,那就去上嘛,既然你的学校不提供。但是,需要经费,所有的课程都不是免费的。这就要往下聊聊,谈谈荷兰的博士培养方式了。

4.“自助”式的博士培养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荷兰的博士生涯,那就是,专注你的博士工作(写文章),其他都不重要,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如何理解呢?

理解这句话的话,就要从荷兰的博士生“身份”来讲了。刚才和大家分享了,或者大家也知道,不同于我们国家以及美国等将博士视为“博士研究生(学生)”,荷兰这边视全体博士为“雇员”,也就是说,雇员是不需要上课的,只需要工作。在视博士为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在博士初始阶段,研究生院或者说学生所在的院系会提供一套课程,包括了理论课程、方法课程、学术写作课程、以及专业具体的分支课程。在通过了类似中期考核以后,学生就开始准备博士论文。但是像荷兰这样的培养体系,博士生从一开始就要进入工作状态,写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写文章,发表,然后再进入到下一篇。到最后以发表的这几篇论文组成波士大论文章节,形成一本书,参加答辩。这其中,被雇佣的博士其实比较占优势,因为大多数情况是他们是参与到教授研究项目的,所以很多的东西都是被设定好了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大的研究项目思考自己的贡献点,然后收集数据,写文章。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博士,大概需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写出研究计划,然后开始进行后续的工作。所以在很多教授看来,课程是不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需要哪一门课程的知识支持,再由院系或者研究生院提供经费去上,因为在荷兰的大学里面,任何博士生的课程都是需要付费的。而且很多课程只是在暑期才开,每一门课程大概一周多的时间。尽管我没有证据来证明究竟暑期课程的效用有多大,但是从这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博士生的主要业务还是写论文,参加课程,参加任何的研讨会等等都是次要的。

有一点让我感觉到很好奇,在我们学校,没有提供给博士生的英语课程,特别是学术英语的写作课程。学校和当地的一个语言学校合作,学校会统一出资给中国的奖学金博士在该语言学校提供一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但是授课的质量特别差。按照大学教授的理解,他们默认博士生已经有很好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荷兰以及其他欧美国家在荷兰做博士研究的人,所以不需要在大学开设此类的英语课程。但是,学校目前正在推的国家化战略,希望从亚洲招募更多的博士作为“免费劳动力”,但是学校又没有给这些博士生提供语言的支持,我认为还是比较矛盾的,甚至还是有些“隔离”的。当博士生在写作的时候遇到困难,教授只能提供思路的指导,而不会帮助提升语言或者做文章修订的话,那么有需求的博士生应该向谁寻求“免费”的帮助呢?

对于我来讲,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知识积累水平不够,尽管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一些暑期课程以及研讨会,但是我总感觉这些课程不够深入,我没有完全地参与到这些课程中。因为一边参与课程一边在写作研究计划等等,的确是一个挑战。教授在我来到荷兰以后就让我开始写作研究计划,却没有为我今后上哪一些重要的基础类课程提供指导,这在我看来是有些遗憾的。教授经常对我说,这是你的博士研究。潜在的话语是要我自己对我的博士研究负责。当然,我承认,我自然要对自己负责,但是我却觉得我和这个学校没有什么“关系”,学校似乎只会出现在我发文章时的作者来源学校,除此之外,我从学校“学”到了什么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似乎我的博士学习里面只有教授的指导,没有一个可以分享的博士生团体,没有一个可以寻求外在学术资源的场域,好像“个体主义”的博士培养真的很浓重。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中,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且训练自己写作的实践能力呢?这几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好像一切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通过努力去最大限度的争取经费上课,多去其他的学校或者其他的国家参加一些会议,但是我总觉得这些不被认可,反倒是让教授认为我上了太多太多的课程,参加了太多太多的会议。但是于我而言,我在学校里面没有得到的必要支持,自然与要在其他的地方里面实现,否则我来荷兰“自费”读博的意义何在呢?

尽管我不善于“吐槽”,但是批判性的思维是社会学学生的根基之一,没有了批判性的思维与精神,那么对于“社会”的认知便只能停留在与表面。没有相关的课程,实用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培养方式,没有和其他博士的良性互动(彼此视为同事关系,不需要情感交流),似乎对于我而言,或者说对于一些博士生而言是一个挑战。但是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生产出文章,那么“大学”的精神何在?我们与大学的关系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直面挑战,勇往直前呢?也许,还需要进一步地的思考和实践。

暂时就分享这么多吧。要声明的是,这篇文章仅仅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荷兰培养博士的一些特点,以一种跨文化差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并非是想做任何的“抱怨”或者是一味地去批判。我只是想以“我”作为这个过程的亲身参与者,以一种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去呈现出我作为个体的能动性以及我与context之间的互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开启一个有关博士生良好训练方法的一个讨论,也希望能够为准备来到荷兰攻读博士的社会科学学生(特别是准备做质性研究的学生)提供一些“经验”。

网站首页 | 关于爱游戏体育| 爱游戏注册| 爱游戏资讯| 爱游戏优势| 爱游戏平台| 爱游戏登录| 爱游戏APP| 爱游戏代理|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12-2018 ,首页-爱游戏体育-爱游戏注册登录站 版权所有 琼ICP备xxxxxxxx号

平台注册入口